喂鱼不是为鱼好
过度投喂请住手
□潍坊融媒评论员 孙瑞荣
据海报新闻报道,“别喂了!大鲤鱼撑死了!”日前,济南趵突泉景区保安拎“罪证”喊话游客的视频引起广泛关注。视频中,保安手提一条大鲤鱼称“撑死了”,并吹哨劝阻游客,提醒游客不要“荼毒生灵”。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全国多地的动物园、景区发生过游客过度投喂动物的情况。游客的喜爱可以理解,但过度投喂很可能会导致动物生病或死亡。
趵突泉网红鲤鱼疑似被游客投喂撑死,保安拿着鲤鱼提醒游客不要投喂。(图源:海报新闻)
趵突泉水中的鲤鱼体形圆润,萌态十足,颇受游客的喜爱,被网友戏称为“猪鲤”。这种“幸福肥”的背后,却隐藏着令人担忧的现状——五花八门的食物一股脑儿地被倾倒在水中,将“猪鲤”原本清澈的生活环境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自助餐厅”。“猪鲤”之死,着实令人痛心。
游客过度投喂,是导致“猪鲤”肥胖的直接原因。有的游客缺乏科学的动物保护意识,认为投喂动物是一种表达善意的行为;还有的游客存在从众心理,当看到别人投喂时,自己也跟着投喂。游客对动物园、景区动物的投喂行为,看似是出于喜爱,但这种过度的热情却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近年来,游客擅自投喂致使动物园、景区动物患病乃至死亡的事件屡屡发生。2015年,上海动物园的3头黇鹿在经历了数月的病痛折磨后相继死亡,解剖发现均为肠梗阻,胃中塑料袋、小毛巾等异物总重达38斤;2022年,天津动物园内,游客向动物园的熊投喂导致熊呕吐,工作人员制止投喂,但是很难完全阻止……
这一系列事件都警示着我们:并非所有以爱之名的行为,都能达到有爱的效果。游客的不文明投喂行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不仅威胁着动物的生命健康,破坏了景区的生态环境,也反映出部分游客文明素养的缺失。
要减少不当投喂等错误行为,最有效的手段除了加大监督和处罚,如在法律层面进行干预,明确投喂行为需要承担的后果和处罚外,更要加强相关科学知识的传播普及。动物园、景区可以通过科普活动、环保宣传等方式,让游客深入了解投喂行为的潜在危害。利用社交媒体广泛宣传,逐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作为游客,要树立文明旅游意识,遵守规定,管住“投喂之手”,莫让“好心”办了“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