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济南局)获悉,截至8月31日,为期62天的2025年铁路暑运圆满收官,国铁济南局共计发送旅客4751.8万人,日均发送76.6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6.4%。8月16日发送旅客95.6万人次,为暑运单日发送最高日。暑运期间,济南西站、日照站、青岛西站、威海站等车站也创下旅客发送量历史新纪录。
精准补充运能,满足旅客需求。今年暑运,国铁济南局在三季度列车运行图基础上,充分发挥潍烟高铁首次暑期运输、胶东半岛高铁成环等运输优势,暑运周末最高加开列车33.5对,其中加开青岛北至北京南、青岛北至上海虹桥、临沂北到北京南等夜间高铁7对。同时对今年暑期首次开行的“青烟威半岛环行”列车C6491/4、C6493/2次、青岛至西安北D1636次等客座率较高的48对动车组列车进行重联扩编运行;对乌鲁木齐、西宁、广州等方向17.5对普速列车加挂车厢1808辆次,有效缓解热门方向紧张运能。此外还根据客票数据实时监测,快速铺画加开青岛北至威海 C9661次临客列车、青岛北至滕州 Z9258/5、Z9256/7次普速临客,及时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开行特色列车,激发市场活力。针对暑期消费市场,国铁济南局持续推动“铁路+”模式融合,聚焦“票根经济”“演唱会经济”“银发经济”“夜游经济”等多元消费场景,创新开行多趟特色列车。统筹多方资源,将非遗文化、特色文创、地方美食搬进“好客山东·齐鲁1号”系列特色主题旅游列车车厢,为暑期文旅出行提供特色选择;针对暑期密集的演艺活动,提前对接客流需求,在参加活动旅客往返高峰时段开行歌迷专列、演唱会专列、啤酒节专线,为跨城旅客提供定制化出行服务;精准对接老年大学、旅游机构,设计“天边的草原”、“畅游东北”、“全域新疆”等多条适合银发族出游的旅游线路,暑运期间,累计开行“齐鲁之星”银发旅游等专列10列。
提升服务品质,改善出行体验。在持续优化升级12306学生预约购票、“宠物托运”等服务功能基础上,济南站、济南西站及时加开学生专用售票窗口,动态增开安检通道数量帮助学生旅客出行;青岛北站与地铁深化“免安检换乘”服务,实现高铁地铁无缝衔接;淄博站、曲阜东站组织青年志愿服务,在进站口、检票口等关键岗位引导、解答旅客问询;临沂站强化与市内交通的联动,合理调配运力,保障旅客出站后的接驳顺畅;泰山站持续推进重点旅客“温馨服务链”,提供绿色通道、专人引导等贴心服务;威海站合理规划站内走行路线,压缩旅客进出站和换乘时间。济南、青岛客运段在列车上,针对行李易混淆问题,为大件行李旅客粘贴便利贴,防止旅客错拿漏拿。
保障物资运输,助力国内循环。暑运期间,针对山东各大电厂“迎峰度夏”及“冬煤夏储”要求,国铁济南局充分发挥平原、东平等储煤基地作用,精准对接电煤企业需求,煤炭发送量同比增加32%;重点支持农业夏收夏种,加大粮食与化肥等重点民生产业物资保供力度,粮食发送量同比增加5%,化肥发送量同比增加21%;紧盯临清、曹县等地发黄岛的班列货源组织情况,积极推进董家镇至广州、朱保至昆明等多式联运班列开行,国内班列货物发送量同比增加3.6倍。此外,国铁济南局还与港口、地方铁路等单位联手,精心设计以铁路运输为主导的物流总包方案,服务山东、晋南与中原等地冶炼企业。
应对极端天气,确保铁路畅通。暑运期间,国铁济南局动态掌握管内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发布暴雨预警和强对流天气预警。铁路部门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巡视监测手段,强化铁路防洪重点处所的巡守监护;落实雨量警戒制度,认真执行汛期行车安全措施,确保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山东各火车站全力做好旅客疏导和车票退改签工作,及时公布列车停运、晚点等情况,同时做好应急供餐供水,最大限度减少了对铁路运输安全和秩序的影响。
来源: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编辑:聂臻臻 王洁钰 李丽雪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