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派新闻
文化观察 | “潍”有好戏 幸福“满格”
2025-10-17 10:40:02 编辑:王誉林

  新派讯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而群众文化则是其中最生动的表达。潍坊市以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通过打造特色演艺品牌、创新活动形式、深耕文艺创作与理论研究,让群众文化活动真正走到市民身边、融入日常生活,为更好潍坊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活力。

  “潍有好戏”非遗演艺项目巡演走进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

群众文化活动贴近民生

  9月13日,由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各县市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潍有好戏”非遗演艺项目巡演走进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一场非遗盛宴拉开帷幕。传统京剧《状元媒》选段、《女起解》韵味悠长,吕剧《李二嫂改嫁》选段充满乡土风情,京胡独奏《沙家浜》选段则尽显传统乐器魅力,歌曲、戏曲、舞蹈轮番上演,让现场观众沉浸式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在潍坊的群众文化版图中,“潍有好戏”非遗演艺品牌是一张亮眼的名片。作为潍坊市重点打造的文化IP,“潍有好戏”以市级以上适宜演艺的非遗项目为根基,巧妙结合春夏秋冬四季特色,衍生出“春语”“夏戏”“秋曲”“冬拳”四大主题系列活动,让传统非遗在不同季节绽放出别样光彩。

  自2025年启动以来,“潍有好戏”已在奎文、潍城、坊子、寿光、诸城等县市区开展专场演出16场,惠及群众超6000人次,不仅完成了“潍有好戏”非遗演艺空间的主场演出,更将一场场带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演出送到了市民家门口。

  “潍有好戏”的成功举办,在于其精准把握了非遗传承与群众需求的结合点。“一方面,它为传统演艺类非遗项目注入了‘造血功能’——低门槛、高频次的演出,让青年文艺工作者有了更多实践机会,激发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与杂技等非遗项目的生命力,让非遗得到传承、发展;另一方面,它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搭建起‘文化桥梁’,让市民在休闲娱乐中触摸非遗、了解非遗,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崔洁表示,这一品牌的实践,为打造特色地方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潍坊思路”。

  在“蔬”香齐鲁·山东蔬菜美食争霸赛的无人机表演中,市民抓拍无人机组成的风筝图案。

  除“潍有好戏”外,一系列贴近群众的品牌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文化润万家 魅力文化行”2025文化服务进基层文艺巡演,整合艺术院校、文化馆(站)、民间文艺团队等社会力量,组建文艺小分队深入乡镇、社区、商圈、景区开展小型巡演,并结合重要节庆策划10场大中小型演出,让文化服务“沉”到基层、“暖”到民心。2025年“百团汇演”系列活动更是掀起群众参与文化的热潮——广场舞大赛采取镇、县、市三级逐级比赛的方式,评选出优秀队伍与作品,并大力推广;群众合唱展演则选拔示范性合唱队伍,优秀作品被推荐至山东省文化馆“礼乐”云平台展播,让更多市民在参与中感受文化的魅力,让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展示中实现自我价值。10月7日至9日,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潍坊站——“蔬”香齐鲁·山东蔬菜美食争霸赛在安丘青云山市民广场举行,为观众带来一场家门口的美食文化大餐盛宴的同时,市、县协同联动举办的地方特色文艺表演轮番上演,从舞蹈《筝筝日上》、原创本土歌曲《我家的名字叫潍坊》《潍坊蔬菜之歌》,到东路大鼓、山东快书等地域特色浓郁的传统曲艺节目,点燃市民的文艺热情;现场还举行了各具文化特色的无人机表演,无人机在空中勾勒出浪漫图案,为潍坊夜空增添专属惊喜。

  “潍有好戏”非遗演艺项目巡演活动文艺表演。

文艺创作扎根群众生活

  群众文化活动的生命力,离不开优秀文艺作品的支撑。我市文艺创作者深入基层、扎根群众,从潍坊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中汲取养分,源源不断地创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好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成为展示潍坊形象的重要窗口。

  “潍坊倡导文明出行,骑电动车必须佩戴头盔,机会来了……”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干部付根创作的相声《我想做生意》,便是创作扎根生活的典范之一。作品通过讲述“我”一年来的创业经历,巧妙融入潍坊的惠民政策,生动展现老百姓在政策扶持下获得的实惠与幸福感。凭借真挚的情感与鲜明的地域特色,该作品在多场基层演出中深受观众喜爱,也斩获2025年度山东省群众文化优秀文艺作品一等奖。“群众文艺作品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长期积累精心打造而成。文艺创作者创作的好作品从群众生活中来,又送到群众生活中去,这是一场‘双向奔赴’。”付根表示,他将继续创作更多作品,展现潍坊人民的生活百态和精神风貌,让群众文化活动既有“热闹”,更有“内涵”。

  音乐作品《读你》以齐长城为主题,凸显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和保家卫国的精神。舞蹈《城墙根》将主人公的一生经历与老潍县城墙下的人间烟火气融合,展现人性美及浓浓的家国情怀。曲艺作品《坐上“齐鲁1号”游潍坊》融合潍坊美食、美景、文化、名人等元素,让观众感受潍坊文旅的魅力。情景剧《拯救沃尔特》,以曾被关押在潍县集中营的英国奥运冠军埃里克·利迪尔的传奇人生故事为蓝本创作,该节目在“奏响自由华章,共襄和平之梦”沉浸式演出中首演,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

  近年来,涵盖戏剧、曲艺、文学作品等多种体裁的群众文化作品层出不穷,它们或是讲述潍坊的历史故事,或是描绘潍坊当下的社会变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时代声音。这些作品中,无论是展现乡村振兴新貌的戏剧作品,还是反映城市发展变化的文学作品,都体现了创作者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态度。通过一部部优秀的文艺作品,人们看到了潍坊的历史底蕴、人文风情和发展成就,进一步提升了潍坊的文化影响力。

  “蔬”香齐鲁·山东蔬菜美食争霸赛开幕式节目表演。

推动群众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市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优秀作品持续涌现,这得益于我市持续实施增强文化供给、提高公共服务效能等举措。

  ——组织全市文化馆联动直播演艺等活动,今年以来开展群众性小戏小剧展演1000多场;

  ——组织培训班、研讨会等各类文艺创作活动,为文艺创作者搭建平台、提供支持,不断提升他们的创作水平和研究能力,形成“百花齐放”的创作氛围;

  ——重视群众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积极发动、精心选拔,全力推送优秀群众文化创作成果参加征文活动,并借此发现和培养更多基层理论研究人才,让理论研究为群众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引路”“护航”。

  近日,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公布了2025年度山东省群众文化优秀文艺作品评选、2025年度山东省群众文化优秀论文和典型案例评选活动获奖名单,潍坊的成绩让人眼前一亮。此次评选,潍坊共上报50件论文、案例和作品,17篇获奖,其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7篇、三等奖7篇。这些成绩,是潍坊在群众文化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领域深耕细作的成果,也是潍坊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让更多人看到潍坊群众文化事业的活力与潜力。

  从群众文化活动的热闹开展,到优秀作品的持续涌现,再到理论研究的扎实推进,潍坊群众文化事业正以蓬勃的活力,书写着文化惠民的新篇章。

新派融媒体记者:隋炜凤/文图

来源:新派客户端

编辑:王誉林 张永超 李婕宁

一审:贾春毅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