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派新闻
着力做好“三篇文章” 推动全市镇街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全覆盖
2025-10-16 11:17:23 编辑:张永超

  【摘要】长期以来,镇街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未能全面纳入各级备案审查制度体系,监督机制尚未有效覆盖基层,成为规范性文件监督体系中的薄弱环节。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建立健全镇街层面备案审查机制、填补基层监督空白,日益成为完善法治监督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现实需求和重要课题。市人大常委会紧扣“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要求,通过做好“制度建设、机制运行、能力提升”三篇文章,全力推动镇街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全覆盖。目前,全市12个县(市、区)已全面开展镇街备案审查工作,相关做法获省人大常委会充分肯定,并在去年12月于青州市举办的全省备案审查培训班上介绍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开展镇街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备案审查全覆盖”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发挥镇街人大监督职能的重要方式,对于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意义重大。长期以来,镇街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未能全面纳入各级备案审查制度体系,监督机制尚未有效覆盖基层,成为规范性文件监督体系中的薄弱环节。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建立健全镇街层面备案审查机制、填补基层监督空白,日益成为完善法治监督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现实需求和重要课题。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严格落实“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工作要求,以健全制度为基础,以完善机制为路径,以提升能力为支撑,聚焦聚力做好“三篇文章”,指导镇街人大依法履行监督职责,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水平,以高质量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增强基层人大法治化监督效能。目前,全市12个县市区全部开展镇街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我市该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得到省人大常委会的充分肯定。省人大常委会去年12月在青州市举办全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培训班,推广了我市创新经验做法。

做好“制度建设篇”文章,引领备案审查行稳致远

  健全制度、有章可循是做好备案审查工作的基础。2024年,青州市人大常委会被省人大确定为基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试点单位后,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部署,积极指导并督促各县市区及镇街两级人大紧跟省人大常委会工作节奏,立足本地实际,加快建立健全镇街层面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体系,推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运行。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响应,均成立了专门的备案审查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镇街一级的备案审查工作机构设置及职责分工,并制定了详实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为有效解决基层实践中长期存在的备案标准不一、审查尺度把握不同等现实问题,寿光市、诸城市、临朐县等人大常委会结合实践探索,率先研究制定了《镇街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指导手册》,手册内容具体、操作性强,为镇街人大开展备案审查工作提供了清晰指引和统一规范,有效提升了基层工作的标准化水平。同时,积极推动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建立镇街备案审查工作定期报告制度,强化常态化监督与指导。青州市人大常委会率先探索,依法授予人大街道工委相应的备案审查职权,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审查责任,激发了工作活力。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与实践推动,全市各镇街逐步形成了机制引领、规范先行的备案审查工作新模式,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制度支撑和法治保障。

做好“机制运行篇”文章,推进备案审查走深走实

  落实制度、完善机制是做好备案审查工作的关键。市人大常委会将镇街备案审查工作列入2025年工作要点的重要内容,与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有效实现“三有三必”总体要求,全面激活镇街备案审查监督功效。

  聚焦“有件必备”,完善备案工作机制。针对少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对规范性文件迟报、漏报、错报等问题,指导各镇街:一是建立定期沟通机制。每半年赴报备机关开展调研座谈,主动了解工作,掌握文件制定情况。健全提前介入机制,加强沟通研究,明确备案范围。二是强化动态监督机制。要求报备机关每月报送发文目录,动态核查制发情况,利用多种渠道加强日常监管。三是做实年度自查机制。要求报备机关对本年度备案情况开展自查,及时查缺补漏。经过有力推动,报备机关自觉报备,镇街规范性文件备案的准确性、及时性、规范性持续提高。全市所有镇街对今年以来的各类文件进行了梳理,精准识别规范性文件308件,实现了规范性文件应备尽备。

    聚焦“有备必审”,完善审查工作机制。面对镇街专业力量不足“不会审”、权责不明“不敢审”、动力不足“不愿审”等问题,构建“市级统筹指导—县级攻坚落实—镇街执行创新”的三级工作链条。寿光市、临朐县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组织编制工作规范、流程,将法律条款转化为基层可操作的审查标准,寿光市洛城街道结合实际工作梳理形成“文件筛选、联合审查、问题整改”全流程方案。全市镇街人大在备案审查实践中逐步总结提炼出“镇街人大依托清单自主初审—专家按领域分组复审—重要文件邀请人大代表参加民主终审”的“三阶审查法”,创新性开展备案审查工作。

  聚焦“有错必纠”,完善整改工作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在强化监督刚性的同时,着力凝聚共识,完善柔性纠错机制。一方面,对存疑文件及时沟通,听取意见,要求补充材料,必要时委托专家提供意见,确保审查意见科学精准。另一方面,建立督促纠正机制,实行报备率、及时率、规范率及问题提醒通报制度,跟踪监督确保应纠必纠。寿光市洛城街道人大工作室在对村集体资产处置程序相关文件进行审查中,发现了程序不规范的问题,指导村集体完善材料,避免了集体资产流失风险。针对镇街森林防火、防溺水等时效性文件,探索全周期管理,要求文件到期后仍需审查,为来年制定提供法治标尺。例如,青州市某镇政府出台的《封山令》中“禁止一切人员进入”、“公安机关训诫”条款,经镇人大主席团邀请专家和人大代表共同审查认定为“过度执法”,该镇政府遂将其修改为分级处置,保障了群众合法权益。

做好“能力提升篇”文章,保障备案审查提质增效

  建设队伍、提升能力是做好备案审查工作的保障。市人大常委会将能力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全力推进。

  加强学习培训。指导镇街人大将备案审查培训纳入年度学习培训计划。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专题培训班,对全省备案审查信息平台操作开展培训。2025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举办全市人大地方立法和备案审查工作培训班,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领导到会指导,就加强备案审查工作作了专题辅导,同时组织县市区间互学互鉴,开展案例分析交流,有效提升了备案审查工作队伍业务能力和实践水平。

  探索资源共享。针对镇街专业人才缺乏,指导青州市、昌邑市人大常委会建立备案审查服务基地,整合法律、行政管理等领域专业力量,为镇街提供常态化咨询。推动潍城区、寿光市、诸城市、临朐县、昌乐县等人大常委会建立备案审查专家库,吸纳律师、高校学者等专业人才入库,提供外部智力支撑。着力建立上下级人大常态化联系机制,实现“专家坐诊+巡回指导”,对口支援所属镇街。探索和推广邻近镇街联合审查,实现人才资源的跨镇街共享。

  注重数字赋能。以全省备案审查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为契机,全力推动市、县、镇三级平台一体化协同建设与综合能力提升。组织举办备案审查综合信息平台应用操作专题培训会,通过上机实操、文件传送与现场答疑等多种形式,有效提升了工作人员的系统操作能力和数字化水平。目前,我市已基本实现三级网络互联与数据共享,为实现备案审查工作全流程覆盖提供了信息化支撑,显著提高了备案审查工作的规范化、智能化水平。

  作者:袁永青 戴建 胡欣

来源:新派客户端

编辑:张永超 王誉林 刘德增

一审:贾春毅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