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时下,暑意正浓。孩子们享受快乐假期,“看护难”却成了不少家长面临的难题。为此,我市文化部门、社区等纷纷推出暑期托管服务,为孩子们的暑假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这些暑期托管服务有何特色,孩子们有哪些收获?家长反映如何?近日,记者进行了探访。
大学生志愿者正在辅导孩子写作业。
课业辅导+兴趣培养
孩子开心家长点赞
暑假,“孩子谁来管”成为许多家庭,尤其是双职工家庭的难题。街道、社区和物业作为连接家庭与社会的桥梁,成了暑期托管“主阵地”。
“大家周末做了些什么,哪位同学能用英语翻译一下?”近日,在奎文区北苑街道丁家社区的山东永九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活动室内,一堂趣味盎然的英语课正在进行。20多个孩子聚精会神地围坐一起,唱英语儿歌、拼读等轮番进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动下踊跃参与,不少答对问题的孩子还获得小零食奖励。
英语课结束后,孩子们开始安静地写暑期作业。虽是“混龄课堂”,但氛围和谐,不少高年级的孩子会主动帮助低年级的孩子,物业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也会针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第一时间给予辅导。
“爸爸、妈妈工作忙,爷爷、奶奶辅导不了作业,这里的叔叔、阿姨和大哥哥、大姐姐们都能教我,我很快就能把作业完成,回家可以尽情地玩了。”今年9岁的辛妍辰开心地说。
此外,高新区、奎文区、潍城区等也推出了不少亲民化的暑期托管服务,课程丰富,包含作业辅导、珠心算、书法、编程等,得到家长和孩子的一致好评。
孩子们跟随非遗传承人学习剪纸。
非遗课堂+传统文化
打造快乐知识乐园
这个夏天,我市文化部门精心打造的暑期公益课堂如约而至,为青少年儿童精心构筑了一个集文化传承、艺术熏陶、暑期托管等于一体的多彩成长空间,既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弘扬了传统文化,又让家长放心、安心。
近日,在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主办的潍坊市文化馆2025年暑期少儿公益培训班课堂上,孩子们正跟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学习剪纸技艺。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从如何折纸、下剪以及刻画细节等进行讲解,并手把手示范。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拿起剪刀跃跃欲试,随后,在一张张红纸上剪出了基础图案。虽然不少孩子首次接触剪纸,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都给予了细致的点评指导,孩子们受益匪浅。
今年7岁的张馨予很喜欢剪纸,在家经常剪一些小动物。妈妈告诉她暑期有个公益剪纸班后,她十分开心,便让妈妈报了名。“原来不会把图案连接起来,听了老师的讲解后,我知道要设计一些连接点或共同的部分,这样才能让各个图案保持连接。”张馨予说,学习剪纸很有趣,要转动脑筋才能剪出好看的图案。她打算把剪纸课上学到的知识,回去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希望大家一起来学剪纸。
据悉,除了剪纸外,这里还设置绘画、口才、古筝、二胡等十余门课程,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专业老师授课,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潍坊十笏园博物馆,孩子们体验扎染。
潍坊市博物馆、潍坊十笏园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推出的暑期夏令营,俨然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绘色知时节·二十四节气填色3D书签手作、古韵新风篇·爱国主题金色拓印画、非遗沉浸式体验等,让孩子们的暑期既充实又有趣。
“对我们家长来说,这些公益性质的托管服务很暖心,而且质量也有保证。以前孩子暑假整天玩手机,现在每天主动要求去上课。”学生家长王女士赞不绝口,在她看来,暑期固然是放松时间,但也希望孩子能利用好假期,多学些兴趣爱好,才能过得更加丰富多彩。
来源:新派客户端
编辑:王誉林 刘德增
一审:贾春毅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