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二十年前的那个春日,我随潍坊诸城百盛商场的城乡联建服务队第一次踏入刘家沟村,就此与山乡桃林镇结缘。
诸城市桃林镇刘家沟村的桃花盛开
记忆中,去桃林镇刘家沟村的路崎岖颠簸,车轮卷起的尘土在春日里飞扬,模糊了远山的轮廓。时光倏忽,如今双向四车道的柏油路两旁,新栽的法国梧桐已亭亭如盖。新能源公交车的电子报站声与山间的鸟鸣相互应和,提着竹篮卖山货的农妇和背着相机的都市游客相视而笑。风景流动,曾经闭塞的山乡融入时代脉搏,一幅桃林四季长卷徐徐展开。
三月的风还带着料峭寒意,却已掩不住泥土里萌动的春意。桃林的大山山峦像是被一支蘸了淡墨的羊毫轻轻点染,在晨雾中洇开层层青晕。新修的漫水桥如玉带横波,游人们踏着平整的水泥路迤逦而行,向着后山那片绯色的云海走去。桃树花开正艳,粉白相间,远望如云霞栖地。网红主播们举着自拍杆穿梭花海,将这份春意传向远方。农家乐的灶台终日冒着热气,系着青花蓝布头巾的老板娘用新采的香椿芽炒土鸡蛋,城里来的食客们赞不绝口。
蜿蜒于青山之间的七彩山道,宛如一条绚丽的绸带,轻盈地缠绕着苍翠的山峦,尤显美丽乡村的“颜值”。炽烈的红、明艳的黄、温柔的蓝……一道道斑斓的色块在阳光下跳跃,与远处层叠的松林、起伏的茶园交织成流动的画卷。拾级而上,脚下是彩虹的碎片,抬眼是辽阔的天际,山风掠过耳畔时,仿佛连呼吸也染上了草木与颜料交融的鲜活气息。
诸城市桃林镇初家沟村七彩山道
晨雾未散时,茶山已醒了。薄青色的雾气浮在坡上,将一垄垄茶树洇得朦胧,像未干的水墨。风从山坳里荡过来,茶树沙沙地摇,把阳光筛成碎金,斑斑点点地洒在采茶姑娘的蓝布衫上。她们弓着腰,指尖在茶梢间翻飞,如蜻蜓点水,一掐,一捻,嫩芽便轻轻落进竹篓里。那芽尖还裹着露,青得透亮,叶脉上细细的白毫沾了雾气,仿佛结了一层糖霜。茶篓渐渐满了。芽叶挤挤挨挨,渗出清冽的汁气,沾在手上,竟比溪水还凉。有女子哼起小调,调子也染了茶味,清淡淡的,被风一吹就散在坡间。待到日头爬过山脊,雾彻底散了,茶田便亮得晃眼,每一片叶子都泛着油光,仿佛能照见人影。
诸城市桃林镇春茶开采。
“一村一品”茶飘香。一年一度的采茶节热闹非凡,许多外地客商和城里的大商超早就等候在此了,只为抢得今年的头采茶。此时,山下已支起铁锅,炒茶老师傅们早已跃跃欲试,他们挽起袖管,掌心在锅沿一探,便知火候正好。新采的芽尖倒进去,噼啪作响,热气裹着青香腾起来——这香气是活的,一路窜上云端,连路过山道的游人也驻足,翕动着鼻翼喃喃:“桃林的茶,到底是不一样啊。”
夏日的风轻轻吹过山野,整片山坡顿时热闹起来。红的、黄的、紫的野花你挤我我挤你,争先恐后地开满了每一个角落,像给大地铺了条五彩斑斓的绒毯。站在花海里抬头望去,远处的青山像被水洗过一样干净。蝴蝶在花间捉迷藏,蜜蜂忙着在花蕊里打滚,一不小心就沾了满身的花粉。风吹过的时候,花海里打卡的姑娘们和花儿手拉着手跳起舞来,沙沙作响,空气里飘着甜甜的花香,混着泥土的味道,让人忍不住要深深吸上一口气。
诸城市桃林合乐社区山花盛开
六月的溪水哗啦啦地流着,阳光把水面照得闪闪发亮。岸边的柳树垂下长长的枝条,风吹过,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道波纹。站在岸边,能清楚地看见水底圆溜溜的鹅卵石,几尾红鲤鱼悠闲地游来游去。村里的婶婶们端着洗衣盆来到新修的漫水桥上,一边捶打着衣服,一边聊着家长里短,爽朗的笑声传得老远。流水无情,却也留得住乡愁。城里来的小朋友们脱了鞋,光着脚丫在水里蹦蹦跳跳。凉凉的溪水溅起来,打湿了裤脚也不在乎,一个个笑得可开心了。有个调皮蛋使劲踩水,把正在岸边休息的白鹭吓得扑棱着翅膀飞走了。
十月,山风已带着丝丝凉意,村口那棵三百年的银杏树开始飘落金叶,像撒了一地的碎金。古树下新立的青石保护碑前,头发花白的老支书正给围观的游客们讲述:“这棵老树啊,当年游击队就在树下开过会……”他粗糙的手掌抚过斑驳的树皮,仿佛在抚摸岁月的皱纹。半山腰新改造的民宿小院里,从省城来的退休美术老师支起了画架。他眯着眼打量漫山遍野的秋色——火红的枫叶、金黄的银杏、墨绿的松柏,在画布上调配出最动人的色彩。山脚下的农家书屋里暖意融融,新来的大学生村官盘腿坐在地垫上,几个娃娃围着她挤作一团。“看,这本新书讲的就是咱们桃林的故事……”文化的滋养如同山间清泉,浸润着土壤,亦陶冶了山村人的性情。
诸城市桃林镇茶山一角
暮色渐浓的集市熙攘而鲜活,乡亲们将带着山野灵气的土产在粗木案台上码成小山——刚采的松蘑伞盖肥厚,边缘还沾着松针,榛蘑则散发着木质清香,晒干的菌子被扎成小捆,透着阳光晒过的暖香;沾着晨露的桃林苹果红润透亮,果皮上还凝着细密的水珠,咬一口满是清甜的汁水;新摘的板栗外壳油亮,微微裂开,露出金黄的栗肉,蒸煮后更是粉糯香甜;野山蜜装在粗陶罐里,琥珀色的蜜浆浓稠透亮,轻轻一晃便拉出细长的金丝,凑近能闻到槐花和山花的混合芬芳;旁边堆着手工地瓜粉条,色泽微黄,根根柔韧,是炖大锅菜的上佳食材。一篓篓土鸡蛋码得整整齐齐,蛋壳上还沾着草屑,煮出来蛋黄橙红,香气扑鼻;桃林绿茶装在素净的棉纸包里,新炒的茶叶蜷曲如眉,一打开便是扑鼻的豆栗香,泡开后茶汤清亮,回甘悠长。游客们将大包小包买得鼓鼓囊囊,电商服务站的打印机“滋滋”吐着订单,老会计扶了扶滑到鼻尖的老花镜,枯瘦的手指在快递单和手机屏幕间来回比对着。晚风送来欢快的《丰收乐》旋律,不远处的文化广场上,几位扎着高马尾的城里姑娘正手把手教农妇们转腕摆腰,火红的绸带在余晖中翻飞如蝶。
腊月,初雪总是来得猝不及防。晨起推窗,天地已换了颜色——远山裹素,万树梨开,新修的观光步道如一条玉带,蜿蜒缠绕在山腰,在雪色中泛着莹润的光。游客中心的玻璃暖房里,热气氤氲,几个摄影爱好者正擦拭镜头,低声讨论着雪中古寺的最佳取景角度。
在翻盖一新的村委会里,暖意融融。窗明几净的会议室中,联建单位与村支书正在与村民们铿锵有力地讲解着新一年的发展计划。村民们围坐桌前,时而点头,时而提笔记录,眼神里透着信任与期待。隔壁的活动室,几位老人围坐在圆桌旁,捧着热茶,絮叨着当年大雪封山时的艰辛,再望望如今通到家门口的暖气管道,浑浊的眼底泛着欣慰的光亮。
文化站里更是热闹,返乡的年轻人正热火朝天地排练春节晚会的话剧。他们时而争论台词,时而开怀大笑,青春的朝气驱散了冬日的凛冽。窗外的雪依然簌簌飘落,而屋内,乡村振兴的希望正如同这新修的村委会一般,在温暖与活力中,悄然生根发芽。
诸城市桃林镇上刘家沟村办公室
四季轮回中,桃林的故事还在继续。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道水,但桃林早已不是当年的桃林。城乡联建的春风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生,就像山间那些老桃树,在新时代的雨露滋润下,年年岁岁,总能把根系扎得更深,将花开得更艳。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乡村振兴不仅让山村“美起来”“富起来”,更让山村文化“活起来”,让美丽乡村真正成为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
来源:新派客户端
编辑:李婕宁 刘晓哲
一审:贾春毅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