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技工教育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占据关键地位。近年来,我市锚定工业立市、制造业强市战略,通过合理化布局、集团化办学、一体化教学等改革举措,以技工教育为支点,构建起产业与人才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焊接车间,潍坊市技师学院毕业生张明正娴熟地操作机械臂完成精密焊接,这个与企业共建的专业,其毕业生月薪高达1万元以上,成为就业市场的“抢手货”。
近年来,我市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推动技工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将技工院校建设作为推动技工教育发展的硬件基础,以“扩规模、提档次、强学科、优布局”为着力点,实现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层面,制定出台多个政策文件,从招生办学、校企融合、师资建设等多维度强化支持;院校布局上,2020年以来,成功推动4所高级技工学校升格为技师学院、2所技工学校升格为高级技工学校,培育体系更加完善、布局更加合理、特色更加突出,全市技工教育取得长足发展;专业结构优化方面,立足优势产业,新增30余个专业,特色专业超百个,覆盖先进制造业与新兴产业,确保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源源不断为当地产业发展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目前,在全市技工院校中,已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国家级平台19个,数量居全省前列,为技能人才培养筑牢坚实基础。
这种产教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得益于潍坊市创建的“技工教育联盟”,这个整合162家企业、18所院校资源、32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平台,让企业将生产一线的技术需求转化为教学项目,院校则根据行业发展动态调整课程体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聚焦新兴技术领域开展专项培训。联盟内企业和院校“订单班”“校企合作班”等培养模式不断创新,不仅为企业输送大批高技能人才,更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锚定职业方向,实现了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
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上,潍坊市聚焦产业发展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设置,校企共建22个特色专业。同时,聘请“齐鲁首席技师”“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等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实训教授,依据企业需求“量身定制”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此外,还大力打造实训平台,校企联合建设智能制造、高端化工等实训基地,将真实生产任务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校园内即可开展生产实践,真正实现实训与就业无缝衔接,确保学生毕业便能直接上岗工作。
2020年起,潍坊市把职业技能大赛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直通车”,创新打造“才聚潍坊·技能兴潍”职业技能大赛品牌,连续6年举办市级职业技能大赛,每届竞赛参赛选手3万余人,20万职工参与竞赛选拔,带动全市100余万职工参与岗位练兵、技能比武。2017年,袁强为山东夺得首枚世赛金牌,2024年,孙伟龙又实现中国在“管道与制暖项目”金牌零的突破——全省3枚世赛金牌中潍坊独占2枚。通过深化“校企共育、赛教互促”机制,潍坊市不仅构建起从课堂到世赛的进阶通道,更让“工匠精神”深植人才培养全链条。
潍坊市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构建“学-训-赛-用”闭环培养体系,让高素质技能人才在实践中淬炼成长。从“制造大市”到“智造强市”,潍坊以技工教育为纽带,书写了人才与产业共荣的生动篇章。政策精准发力、校企深度合作、教学革故鼎新,这座“工匠摇篮”正以蓬勃之势,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金蓝领”。
新派融媒体记者:李国栋 张沁/文图
编辑:朱明洁 张兴红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