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动力装备产业设备更新暨产业链协同供需对接会在潍召开,潍坊一时间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行业焦点。从传统燃油动力的领跑,到氢能、磁悬浮技术的革新,这座“国际动力城”始终以澎湃的科技之力,驱动全国动力装备产业的每一次加速。
数月前,市工信局、市大数据局发布了《潍坊市2024年动力装备产业链优质产品名录》,该名录涵盖了全市动力装备产业链上发动机、发电机、汽车、农机、工程机械、精密铸造等十多个板块的900余件(套)优质产品。其中,多项产品市场份额居世界第一。如此庞大的产业集群如何运转?我们不妨沿“链”看起。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诸城汽车厂生产车间
01
链主带动打造产业高地
在2024世界内燃机大会上,潍柴动力再度惊艳全球,发布了内燃机行业的最新技术突破——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高达53.09%的柴油机。在短短4年时光里,4次刷新全球柴油机热效率纪录,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成就——这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秘诀?
“潍柴动力组建了由百名青年博士与千名工程师构成的科研攻关团队,将理论创新转化为工程突破,最终实现了柴油机热效率的持续跃升。”潍柴发动机研究院研发工程师付万鑫告诉记者。
依托内燃机与动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潍柴动力汇聚了国内外顶尖的科研力量和产学研合作伙伴,围绕高效燃烧、低阻力和低损耗等关键技术进行研发,屡次问鼎“世界之巅”。
当我们深入了解潍坊动力装备产业,时不时就会与“首台”“首个”“首款”不期而遇,感受到浓浓的科创氛围。
走进潍坊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五轴数控加工中心,技术工人通过数控机床操纵两把不同型号的“切刀”,精准“打磨”航空铝毛坯件。不多时,一件叶轮就被精密切削出来,很快它将作为涡轮增压器的核心部件之一,被安装到船用发动机上。此前,潍坊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就凭借着“船用涡轮增压器”这款产品,成功入围国家级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
凭借创新逆袭,富源增压器从一家以维修农具起步的乡镇铁木厂,一跃成为国内增压器行业内唯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企业,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
面对市场竞争,唯有具备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方能赢得先发优势,富有创新精神的潍坊企业家深谙此道。“我们企业非常重视技术投入,在研发最紧迫的阶段,年研发投入能占到总经营收入的8%至10%,年固定资产投入甚至超过3000万元。”潍坊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陈良表示。
于群山之巅起舞盘旋,坐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潍坊,出台了《潍坊市行业龙头企业群培育方案》,围绕研发创新、品牌创建、上市融资、规模上档等7个关键领域,专项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布局建成了内燃机与动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商用汽车动力系统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字号”平台,拿出“真金白银”死磕技术,强劲的科创动能正在这里加速释放。
02
链条升级激活产业活力
生产线上,潍坊动力装备产业也有了许多新变化。
在潍柴二号工厂,满载零件的智能运输车穿梭于生产线之间,各个工序上各司其职的机器人舞动手臂,将复杂的配件精准而迅速地安装在发动机机体上。每过90秒,便有一台发动机下线,进入发动机入库成像智能检测系统,经过严格检测走向市场。
在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诸城汽车厂,成百上千条传送带正有条不紊地匀速运转,让生产环节流动起来,并配合升降机将整个生产工序全部打通,更好地实现协调生产;看不见的地方,MES系统、LES系统、SAP系统等隔空“操纵”着一切,以极快的运算效率精准把控每一个生产细节,将万物“尽收眼底”。
参观潍坊动力装备产业,数转智改“新”风扑面而来。去年,潍坊市抢抓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将潍柴动力的“混线加工智能工厂项目”等作为新型技术改造“链”上项目,带动动力装备产业链实施技改项目180个,着力打造智慧供应链、绿色供应链。在新型技术改造过程中,潍坊动力装备产业完成了从制造业到先进制造业的转型。
一手抓传统动力装备改造提升,一手抓新能源动力装备培育壮大,氢能、风能、电磁能、空气能等新能源,让潍坊动力装备产业更绿色环保、也更强劲有力。
“我们手工制作的空气悬浮轴承零部件精度误差能够控制在5微米以内,是一根头发丝的十分之一粗细,可以满足氢燃料电池公交车20万次启停。”潍坊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为海自豪地说,这一技术创新让富源成为国内首家成功自主研发空气悬浮轴承的企业,也让潍坊甚至全国的氢能源汽车身上贴上了“富源造”。
如今,潍坊动力装备产业正在上演传统与未来交相辉映的产业变奏曲,传统燃油动力保持领先优势的同时,氢燃料、电磁能、空气能等新型动力全面兴起,磁悬浮、空气悬浮取得了一系列技术攻关成果,世界级动力装备产业集群正强势崛起。
豪迈集团自主研发的精密加工中心
03
链式服务优化产业环境
前段时间,动力装备产业设备更新暨产业链协同供需对接会在潍柴举行,省内74家重点装备企业、潍坊76家设备更新类骨干企业到场,聚力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和延链集聚,“链”出了动力装备产业新动能。
这段时间以来,潍坊已多次召开动力装备产业方面的会议。去年8月召开全市动力装备产业链“链长”专题会议,10月召开全市动力装备产业链现场推进会议,再加上今年3月召开的对接会,三次会议聚焦链长制、发力产业链,为动力装备产业发展壮大、打造世界级动力装备产业集群谋篇布局。
这些专题会、推进会、对接会,带来的效果是实打实的。一方面,能为政府、企业、高校院所三方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另一方面,能直接为链上企业“牵线搭桥”,提高本地配套率。山东振泰集团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个“获利者”。
“过去我们都是从外地知名厂家进原材料,后来通过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的‘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发现一些本地企业生产的原材料品质也很好,价格方面也有优势。”企业副总经理邱文通说,“通过供销对接,企业已与多家本地配套企业达成合作,一年下来运输费用节省四五十万元。”
在潍坊,动力装备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一条完整的“黄金产业链”。潍坊市按照串企成链、聚链成群的思路,打造了动力装备“基础零部件→核心零部件→动力总成→整机(终端)←关键配套件”的链式发展模式,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配套协作的融通发展格局,集群本地配套率已超50%。
走进山东银轮热交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工人轻敲数控机床指示屏,收到指令的齿轮、传送带、机械手、吸盘迅速响应,环环相扣、紧密配合,精准完成切割、焊接等多道生产工序。“企业每年为潍柴、福田、青州卡特等多家潍坊企业配套板式油冷器、中冷器等,为了更好进行产业协同,我们特意在潍坊建立了分厂,借助集群优势,企业规模逐步扩大。”山东银轮热交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林传表示。
链式思维带动产业发展,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聚合起产品、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要素,由此释放出的“化学反应”进一步激发出潍坊动力装备产业活力,逐步构建出“热带雨林式”创新创业生态。
为打造世界级动力装备产业集群,潍坊市推行“链长”总协调总指挥、召集人统筹调度、牵头部门日常推进、工信部门业务支撑的产业链推进机制,印发实施《动力装备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关于加快世界级动力装备集群建设的若干政策》,让产业链“链”出了新高度和新维度。
百年动力,创新不止。潍坊,这座“动力之城”,正以科技与坚守,驱动世界前行。
新派融媒体记者:方文婷/文 张钊庆/视频
图片均为资料图
编辑:聂臻臻 张兴红 李丽雪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