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对文物要有敬畏之心,我们希望通过讲解让博物馆中的文物活起来,让历史的脉络在游客心中清晰呈现。”在潍坊市博物馆,今年73岁的志愿者李道光说道。李道光投身志愿服务十余年,面对天南地北的游客,他日复一日讲述着潍坊文明璀璨而辉煌的故事,以实际行动诠释退休不褪色的榜样力量。
李道光
因自幼喜爱书画 与博物馆结缘
潍坊,物华天宝、文脉悠长。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件件文物让潍坊走向全国,让世界看见潍坊。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潮不断升温,志愿者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中不容小觑的力量。
如果您喜欢参观潍坊各大博物馆,可能经常看到一名精神矍铄、面带微笑的老人,身上的红马甲彰显出他志愿者的身份,他就是李道光。近日,在潍坊市博物馆,记者见到了李道光,跟随他的脚步穿梭于各个展厅,听他讲述文物的故事。
“郑板桥的诗、书、画各有特点,作品布局独特巧妙。”“小朋友可能都见过大象,但是见过20万年前的大象吗?这可是我们潍坊的宝贝呢!”讲解是李道光志愿服务中的重要一项,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稚嫩孩童,李道光总会不断激发大家的参观兴趣。讲解之外,李道光还会提醒游客拍照勿开闪光灯,提醒小朋友不要触摸展柜等,他的提醒温暖和善,让人如沐春风。
李道光为市民讲解文物知识。
李道光与博物馆的结缘,要从他自幼喜爱书画说起。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促使李道光不断学习进步,工作后他研习了很多书画方面的知识,对书画鉴赏有一定见解。闲暇时,他还会去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开拓视野、增长知识。2014年,已经退休的李道光在参观潍坊市博物馆时,对潍坊的历史故事产生浓厚兴趣,得知正在招募志愿者,他果断报名,凭借丰富的知识积累从众多报名者中脱颖而出,自此让退休生活焕发新光芒。
乐在其中 让潍坊故事传播更远
在李道光看来,每件文物背后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故事、工艺水平和艺术审美,李道光的目的便是让游客在短暂的参观中,通过一件件文物了解灿若星河的潍坊历史。
前不久,李道光接待了一名从烟台莱州市远道而来的游客,他从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说起,通过对一件件文物的讲解,加深了这名游客对潍坊的了解。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在为游客服务的过程中,李道光不仅有效宣传了潍坊,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李道光为志愿者介绍潍坊市博物馆。
十多年来,李道光每年到博物馆服务100多次,志愿服务总时长已超过4000个小时,先后被中国博物馆协会授予“十佳优秀志愿者”称号,被潍坊市博物馆授予“功勋志愿者”称号。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宣传潍坊文化的一员,为更好潍坊建设贡献力量。
“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有专业知识,不断学习、丰富自己,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李道光说,每次讲解结束,总会有游客自发鼓掌,夸奖他把文物“讲活了”,这让他感觉自己的付出非常有意义。
什么样的退休生活才是幸福的?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李道光在志愿服务中找到了答案。未来,他希望能够继续发挥个人余热,讲好文物故事,传递潍坊之声。
新派融媒体记者:郭超/文图 宋寿爽/视频
编辑:朱明洁 王洁钰 宫海娜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