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派新闻
潍坊良种护大国粮安
2024-06-10 09:38:09潍坊市广播电视台 编辑:李新花

潍坊广电新媒体讯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潍坊坚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不断强化企业和科研院所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逐步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眼下正是小麦丰收时节,在山东东鲁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示范田里,一株株小麦茎秆粗壮、颗粒饱满,呈现出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镜头中的小麦就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东鲁7号”,今年,“东鲁7号”成功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山东东鲁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人员韩增才 :“这个品种具有抗倒伏、抗寒性优良性状,籽粒也非常饱满,从今年表现来看,熟相也很好,增产幅度非常明显,适合于在高肥水地块种植,经过前期专家组测产,今年小麦亩产达到了680公斤。”

潍坊诸城政协副主席、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江涌:“ 我们将继续鼓励企业与各高校院所合作,研发出更多的小麦新品种,为提高我市小麦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既要做好高产田的示范推广,也要提高盐碱地的综合利用水平。潍坊市农科院把“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加快选育耐盐碱特色品种。

潍坊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博士刘亚男:“我们对耐盐碱性表现较好的F2代中的80个品系,还有F3代中的40个品系进行了理论测产。就目前的数据来看,F2代和F3代的这120个品系,其理论产量还是显著高于对照的,明年我们将继续对这120个品系进行扩繁。

曾经荒凉贫瘠的盐碱地变成了如今的吨粮田,潍坊昌邑青阜农业综合体短短几年间实现了蜕变。从育种到耕种、从管理再到收获,万亩盐碱地成了省市县三级专家团队的试验田。

“潍麦13”在2023年在青乡的实打测产是537公斤每亩,就今天上午的理论测产来看,其产量呢依旧是显著高于对照的。所以说截至目前呢,我们团队在盐碱地品种选育方面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刘亚男告诉记者。

可喜的成绩源自于潍坊持之以恒地抓种业创新。在潍坊市农科院的小麦育种试验基地,育种专家正从21000余个农艺性状稳定的高代品系中筛选1000余个稳定的品系进入鉴定试验,进一步检验抗病性、抗倒性、丰产性。在潍坊种业创新项目的支持下,小麦育种逐渐实现规模化,从今年开始,在这片60亩的育种基地里,每年将有批量的小麦新品系参加不同地区的审定试验。

山东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潍坊综合试验站站长于海涛:“这个品种,目前正在参加国家区试第二年,这个品种有个特点呢,就是早熟,大家可以看一下,叶片还有一定的持绿性,但是它的穗子呢,基本上已经成熟,我们估计,就是根据前两年的这个实验数据,比济麦22能早熟2到3天。”

在春争日、夏争时的关键收获期,早熟意味着能有效避免恶劣天气,同时提早播种玉米,可实现每亩增产百斤左右。近几年,潍坊不断加大产学研融合创新力度,育种技术和实验室的迭代升级,也进一步加快了育种效率。目前,该试验基地18个小麦新品系正在参加国家、山东省、山西省小麦新品种审定试验,其中4个品系处于生产试验阶段,有望近期审定。

“我们跟北大农学院也开展了分子育种,现在主要是把他们一些核心的具有自主知产权的一些基因,克隆的基因用到我们育种上去,例如这个LR47,你把这个基因导进去之后啊,基本上这个材料是对叶锈免疫的,所以我们现在在室内也组建了加代室,春化室等等一系列的包括我们的生物育种实验室,也正式的投入运转。我相信啊,这个通过加代啊,明年有可能我们就拿出一系列的,这个含有LR47,这个抗叶锈基因的材料来,到时候叶锈就不是问题了。”山东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潍坊综合试验站站长于海涛说。

记者:王一淑 卞宁 

通讯员:蒲元英  王凯(诸城)刘培君(昌邑)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新闻邮箱:wfgdxmt@126.com
版权所有 © 潍坊市广播电视台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