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稿库
擦亮志愿底色 尽显“潍医力量” —— 潍坊市人民医院“人人都是志愿者”纪实
2023-09-04 19:11:13 编辑:

潍坊广电新媒体讯 “王护士,我爱人今天走了,临走的时候没受罪,谢谢您之前细致入微的照顾。”近日,潍坊市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二区的护士王文丽收到了这样一条微信。

据悉,王文丽是潍坊市人民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中接单最多的护士,她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为出行不便的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减少了他们来往医院的奔波,让更多的家庭感受到优质护理的温暖。

微光成炬,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如王文丽一般的医疗工作者比比皆是,人人都是志愿者,他们将志愿服务“内卷”了起来,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着医者仁心的光荣使命,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不断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汇聚起了一股股温暖坚定的志愿力量。

图片1.png

雨中,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撑伞

精准提供服务,处处彰显人文关怀

在潍坊市人民医院的门诊大堂,醒目地设置了雷锋志愿服务岗,医护人员轮流站岗,为诊者提供导医、导诊、咨询、接送行动不便的患者上下车等就医帮助,协力帮助患者解决困难,特别是针对老弱病残人群,推出了专业化轮椅推送陪诊服务。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对老夫妻,他们走路很慢,我一眼就在人群中看到了他们。”毕业于潍坊护理职业学院的段梦瑶告诉记者,在医院实习期间,她一直在利用休息时间做志愿服务工作,“我让他们在座椅上等我,我去排队拿药,回来之后老人一直在问我叫什么,并很亲切地喊我‘梦瑶’,向我道谢,我想,这就是我们参加志愿服务最充实的瞬间吧。”

除了院内一对一的精准服务,面对庞大的患者人群,医院还通过多种形式为院外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开展多层次医疗救助项目,以医务社工为主导,联合医护、大病救助志愿者,通过救助政策、慈善项目、平台救助等多种资源渠道,积极连接各种社会资源,对经济困难的患者通过疾病应急救助、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平台救助、专项基金救助等渠道筹资提供经济援助,以保证贫困患者能持续治疗。至今已筹集救助资金60236473.98元、救助患者1753名。

创新性采用“社工+志愿者”双工融合模式开展服务,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经济、家庭及社会支持情况,促使患者适应疾病治疗、恢复健康,使其尽快回归家庭和社会。医务社工充分利用优势视角理论挖掘癌症患者的潜能,将癌症患者从受助者变为志愿者,开展癌症患者的同伴支持服务,提供情感支持和信息共享,分享其患病感受和经验,帮助新的患者少走弯路,尽快走出情绪低迷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升社会价值感。自病友同伴支持项目开展以来,共培育专业病友志愿者20余名,开展小组活动180余次,病房探访192余次,受服务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9.9%。

联合医护志愿者进社区、入学校开展健康知识宣教和康复技术指导,如开展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监测活动、癫痫多学科联合义诊活动、老年健康保健知识宣讲活动等,引导各年龄段人群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疾病预防与治疗康复。积极对接社区社工,根据居民需求,探索建立“医院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照护模式,积极介入患者全病程服务,切实解决社区患者医院就医的困难问题,打通绿色就医渠道。

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潍坊市人民医院的志愿者们都始终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发挥着自身专业优势,紧密对接群众的健康需求,尽己所能为各类人群提供细致周到的健康服务。

image.png

厕所革命

下足“绣花功夫”,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走进医院的大门,处处都能看出医院为更好地服务患者,可谓下足了“绣花功夫”。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提升医疗“硬实力”的不二法门。高标准完成了“厕所革命”,医院对门诊、急诊楼区域的14个厕所进行了环境改善,不仅增设无障碍卫生间,还增添了一键报警、背景音乐、雾化香薰及风帘等设施;组织对各科室陪护椅的配置及需求情况进行了细致调研,为综合病房楼、心血管楼、住院二部更换陪护椅1585张,极大便利了陪护人员;针对患者提出的纯净水收费问题,医院协调提供纯净水设备的公司,为患者免费提供纯净水,并在病房大厅和餐厅放置了微波炉来供患者使用;在餐饮方面,医院餐厅特别推出“5元平价餐”,菜品种类每天更换,所有来院就医的患者均可购买,更是为70岁以上空腹采血的老年人和内分泌科空腹采血的患者免费提供早餐。

image.png

便民摆渡车

时间就是生命,交通一直是影响时间的重要因素,针对患者集中在门诊下车、易造成院内道路拥堵、延长就诊时间的问题,也为了缓解群众就医停车难问题,医院在新门诊停车场至门诊区域、医院东门至门诊区域配置了10辆“便民摆渡车”,流水作业、循环运行,为行动困难、急危重症患者转运提供免费服务。据统计,医院东大门到门诊、新门诊停车场到门诊2条路线,摆渡车每日往返150余次,每日转运患者超过3000人次,成为医院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了让患者减少就医后的医疗环节,少跑腿省时间,医院调整优化全院设备分布,设置了80台预约、挂号、缴费、办卡、病历打印、检验结果打印等多功能自助服务机,新增了3台病理、胃镜报告自助打印设备和40台住院清单查询、住院押金缴纳自助机。并开通了健康山东公众号、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等线上预约挂号、缴费、检查结果查询等功能,医院门诊线上支付比例达到85.2%,诊间支付比例占就诊总人次的43%。开通电子医保凭证及电子健康卡,未携带医保卡及证件的患者可通过扫码确认身份办理各项业务,方便患者报销医药费用,有效减少了患者排队跑路时间,收获了一致好评。

image.png

医院社工走进北王社区,入户为患者清创

搭建智慧平台,助力服务走深走实

在潍坊市人民医院,还有着这样一支精兵强将——网约护士。他们或来自临床一线,或来自护理专科门诊,只要有患者通过网络一键下单,他们便“必有回响”,将优质、专业、高效的医疗服务送到患者家门口。

PICC管道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上腔静脉的一种导管,对于需要化疗、长期输注刺激性药物、血管条件差及营养不良的患者来讲,是一条特殊的“生命线”。但对行动不便、来院就诊困难的患者来说,每周至少一次的PICC换药,无异于雪上加霜。

家住潍坊市奎文区的李先生是一名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他因活动不便、身体虚弱无法自行前往医院进行导管维护。想到潍坊市人民医院可提供网上预约上门服务,他的家属便在医院“九州优护平台”下了单。接到预约消息后,甲状腺乳腺外科二区立即电话回访,并约好了上门服务。科副护士长安娜带领护士王文丽,备齐用物,如约到达。

评估导管、测量臂围、消毒、冲管……专业娴熟的操作和讲解,让李先生和家属悬着的心落了地。“这给我们免去了奔波,带来了健康。”返程前,李先生的家人拉着医护人员的手,不停的道谢。

服务无止境,护患零距离。自2021年以来,潍坊市人民医院在国家政策及技术发展的支持下,紧跟时代步伐,借助“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桥梁,为出院后仍具有较高护理需求的患者打通了一条链接院内、院外全流程护理服务的通道,将优质专业的护理从院内延续到院外,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和好评。

此外,医院为方便科室服务患者,还推进“一站式”平台窗口使用,所有的综合保障服务需求,只需一个6616电话,或在APP、微信上进行报事报修,即可由综合保障服务平台完成调度,24小时的后勤保障服务,及时满足全院患者及员工的需求。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患者在护士站办理出入院、医保联网及医保结算,2023年上半年医院床旁结算使用率达93%。另一方面,患者就诊可通过“健康潍坊服务号”“潍坊市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潍坊市人民医院支付宝生活号”等渠道出示电子健康卡,作为其就诊凭证,电子健康卡就医已覆盖挂号、诊断、开方、取药、缴费等各就诊环节。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更是城市的金色名片。人人争当志愿者,是潍坊市人民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金字招牌”,也是医院不断增强人文关怀、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吸引更多爱心志愿者加入,广泛汇聚行业正能量,潍坊市人民医院正在这条大道上阔步前行。


潍坊市广播电视台

记者:高翠

编辑:李雪娇

审核:李婕宁 张萌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