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
“铁笔”巧生花,小记者体验葫芦烙画技艺
2024-10-29 10:24:44潍坊融媒 编辑:徐红云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葫芦烙画,烙出大千世界。10月26日下午,潍坊日报社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组织小记者来到位于十笏园文化街区的尚霖卿手工坊,开展了一场以“传承非遗技艺烙绘多彩葫芦”为主题的活动。在这里,小记者们手持电烙笔,在葫芦上作画,体验了葫芦烙画技艺的神奇魅力,收获颇丰。

  小记者参观尚霖卿手工坊

  走进尚霖卿手工坊,仿佛进入一个古朴典雅、别具一格的“葫芦王国”,数十个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葫芦或摆在桌子上,或悬挂在半空中,每个葫芦上都烙绘着形态逼真的图案,让人赏心悦目。

  肖振燕给小记者示范用电烙笔勾勒线条。

  尚霖卿手工坊负责人肖振燕介绍,葫芦烙画是中国传统非遗技艺,以葫芦为载体,以烙刻为手段,辅以针刻、彩绘、镂空、浮雕等工艺。葫芦烙画成品色调多样、层次丰富,是艺术和自然材质的完美结合。由于“葫”与“福”字谐音,“葫芦”谐音“福禄”,故民间常以其象征福禄吉祥、大富大贵。葫芦形体优美,色泽金黄,寓意吉祥,玩赏者众多。

  简单介绍葫芦烙画的历史后,肖振燕向小记者讲解葫芦烙画的制作流程。“葫芦烙画制作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主要分为审图、铅笔放稿、勾线、熨色、刮白、抛光六个步骤。创作者使用电烙笔,运用传统中国画的白描、工笔、写意等手法,在葫芦表皮上烘烫勾勒,描绘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案。其成品画面焦、褐、黄、白层次多变,具有非常强的立体感,既保持了传统绘画的风格,又具有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小记者有模有样地在葫芦上作画。

  随后,进入小记者们最期待的体验环节。肖振燕给每一位小记者分发了一只葫芦,让他们先用铅笔在葫芦上画出图案轮廓,再用电烙笔勾线造型。在她的指导和示范下,小记者们兴致盎然,立即动手体验起来。

  小记者薛杨熙从手机上搜好了图片,照着图片用铅笔在葫芦上画出图案后,拿起电烙笔勾线造型,全程非常认真。小记者们操作过程中,肖振燕从旁观察、及时指导,“烙画时要注意把握好电烙笔的温度、力度和速度,才能一气呵成,勾画出深浅不一、粗细不同、流畅细腻的线条,最终呈现的图案效果也最佳。”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葫芦烙画,在葫芦上烙画听上去简单,操作起来很难。”小记者高艺明说,电烙笔虽然拿在自己手里,却很难让它完全按照预想“走”。成品显得有些粗糙,但过程很有趣。“这个葫芦烙画有点‘丑’,对我来说却很有价值,我会好好珍藏。”高艺明说。

  肖振燕给小记者示范用电烙笔勾勒线条。

  体验结束后,小记者们纷纷表示,葫芦烙画是个精细活,不仅眼、心、手要配合默契,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创作过程中全神贯注,才能完成一幅满意的烙画。“老师们创作的葫芦烙画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背后一定付出了不少努力。通过这次体验,我感受到了葫芦烙画的独特魅力,收获特别多。”小记者陈映孜说。

  潍坊日报社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潍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组织此次非遗体验活动,是为了让小记者领略精湛的非遗技艺,感受家乡丰富的传统文化,让小记者走近非遗、认识非遗、热爱非遗、传承非遗,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家乡非遗文化的热爱,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