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你看,这是我们的班级文化墙,我把班里的学生分成了多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名字,并且自行设计了‘海报’展示小组风采……”近日,在潍城区潍州麓台学校初二9班教室门口,这个班的班主任王庆自豪地说。今年30岁的王庆虽然年龄不算大,但已担任该校初中教学部副主任、语文教研组组长、班主任等职务,是学校的骨干教师。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王庆始终坚持“一面教一面学,一面当先生一面当学生”的理念,在“教书育人”这个平凡而神圣的工作岗位上挥洒汗水。
认真对待每一堂课
9月23日上午的语文课开始前,在办公室里的王庆放下手头的其他工作,拿出备课本,又将这节课准备讲授的知识点看了一遍,并在上面写写画画,随手将脑海中冒出的好点子记录下来。
王庆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效率,让课堂内容变得更充实,这就需要在课前做大量准备工作。备课过程虽然繁琐,但她觉得非常有必要。
在课堂上,王庆总能找到新颖的话题将知识点融入其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她的语文课既有深入的阅读思考,又有精准有效的学法指导,为学生学习语文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对于学生来说,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好似平淡无奇。但在王庆看来,学好语文是为学好其他科目奠定基础的过程,学语文学的不仅仅是某个知识点,“我希望学生们通过学习语文,能够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形成自己的一种人生态度,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及更多可能性”。
“每名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能力、对新知识的接受速度存在差异,我在备课过程中,会综合考虑学生的情况,帮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及时给他们提供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王庆说。
分阶段分层次教育引导学生
王庆认为,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值得被看见。在教学过程中,她擅长分阶段分层次教育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有所收获。
为促进学生之间的了解、融合,放大每位学生的优点,王庆详细登记了每名学生的特长和才艺。她在根据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多方面发展的同时,打造班级特色文化,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会活动。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他们树立恰当可行的目标,她在每学期初始都会要求学生制定自己的总目标,并分阶段制定分层目标,各小组、授课教师、班主任分层育人跟踪。
王庆还在班里探索推行小组合作制,秉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每名学生的不同情况,全班分为多个合作小组,每个小组4人,同一小组成员坐在同一区域。各小组协商制定班级公约、班级口号等方案,班级对制定的班级公约进行补充和修改,在全班通过并签字后,公示在班级文化墙上。
各组自行选出学习委员、劳动委员等,并由其中一位委员兼任小组长。取消传统的班委制度,班主任直接面向各小组的各个委员,不同小组轮流值周管理班级。
王庆还结合学校磨砺课程,设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从自我认知、职业体验、我的职业发展规划、我的目标及行动、假期计划及假期分享等方面跟踪学生初中三年的成长变化,引导学生建立自我规划,取得了非常不错的育人效果。
为学生提供绽放精彩的舞台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王庆深知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才能在三尺讲台上为学生带来更有营养的知识盛宴。为此,她经常参加各类大赛磨砺自己,并不断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开拓自己的眼界,经过日积月累的沉淀,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王庆认识到,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对学生成长非常重要,需要深入学习和领会。班主任需要面对不同思想、不同情感、不同个性的孩子,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教育的方式方法也需要因人而异,教育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在彼此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实施,才能对孩子的学习人生负责。
在日常教学中,王庆除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外,还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科学探究精神。她认为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他们“会学”知识。
“我觉得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以爱的名义,把孩子培养成世俗定义下的优秀,而是看见、接纳、尊重孩子的不同,提供绽放的土壤,让他们绽放人生光彩。”王庆说,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她关注着每一名学生,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观念,让他们成为独立自强的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未来的教育路还很长,王庆将全力培育学生博学广识、博施济众、博采众长、博文约礼的品质,引导学生树雅志、铸雅格、塑雅意、践雅行,努力让每一名学生成为会求知、会做事、会共处、会做人的博雅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