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峡山
峡山区创新“鱼水互养”生态治理新模式 助推胶东地区战略水源地水环境质量提升
2024-03-26 09:14:40峡山发布 编辑:李新花

潍坊广电新媒体讯 近年来,峡山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眼提升峡山水库可持续发展水平,改变传统保水护水方式,创新“资源防护—增殖放流—生态捕捞”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实现以水养鱼、以渔提质,探索出一条水源与渔业和谐共生的生态路径。去年春季,峡山水库水质初次阶段性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峡山水库水质长期保持在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水质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改善率6.20%。有机鱼认证面积突破22.6万亩,认证面积江北地区最大,“鱼水互养”生态治理新模式等一系列创新做法被大众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强化资源防护,建立健全管理长效机制。聚焦全域整合、全程防护、全链打击,构建一体化、科学化、网格化管理机制,严厉打击各类非法捕捞活动,在保护渔业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实现水质的二次提升。凝聚“区-街-村”全域合力。打破地域部门层级限制,创新构建“1+1+4+N”管理机制,创建1个全区综合指挥中心、1个水库管理中心、4个街道分中心、275名村级选聘河管员,实现区级指挥、水库负责、街道调度、村级河管员响应,通过完善联系对接制度、部门联动制度、线索反馈制度,形成自上而下、层层推动的保水“巡查网格”。截至目前,已建立保水巡查网格276个,开展巡查活动390余次,清理漂浮物1100余方。构筑“人-物-技”全程防护。通过建立一支队伍、实施一批工程、打造一个平台,实现了“动态监测、精准调控、协同管理”的防护目标。将87人纳入峡山水库综合执法队伍,投资100余万元打造水上生态警务中心、生态法庭,有效提升环湖管理和执法水平;建设70公里环湖防护网,实现水库封闭管理;打造全区数字河湖综合监管平台,371处监控设施全部纳入平台管理,着力破解“信息孤岛、检测盲区”。实现“捕-贩-销”全链打击。紧盯捕、贩、销三个环节,通过跨区域、跨部门合作,“依法治湖”格局逐步形成。截至目前,已开展部门联合执法40余次,清理取缔“三无”船只119艘、违规网具4000余米。

科学增殖放流,合理调控鱼类种群结构。聚焦“放什么、谁来放、怎么放”三大问题,通过补充鱼群种类重新构建水域生态食物链,通过营养级联效应优化水体环境。探索“专业化”选苗机制。联合水库、生态环境、渔业等多部门,开展水域调查活动12次,明确峡山水库鱼类资源状况、水域生态容量,根据调查结果,科学选择鲢、鳙、草等8种符合生态要求的鱼类进行增殖放流,从规格、性别、食用藻类、营养构成等四方面进行质量监测、综合验收,确保选择优质鱼苗。完善“社会化”参与机制。坚持立体化宣传,健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的工作机制,实现规范化管理、多元化投入、社会化支持协同推进,初步构建了全民参与的“大养护、大放流”格局。建区至今,累计投放鱼苗约5亿尾,其中鳙、鲤、草、鲫等8种鱼类连续十年通过有机认证。实行“常态化”追踪机制。持续开展跟踪检查活动,及时掌握投放鱼苗的生长及繁殖情况,及时更新投放鱼苗的种类、投放地点等,截至目前,水库常见鱼类由原先的26种变为现在的32种,水体藻类和有机物质含量在增殖放流活动开展后持续稳步降低至17.9%,切实净化水体、改善水质。

开展生态捕捞,打造良性循环发展链条。以发挥渔业生态功能为导向,构建“鱼类吸食-生态捕捞-水质净化-渔业发展”良性循环链条,实现以渔控藻、以渔净水、以渔兴业。强化“智能型”科研支撑。联合中科院水生所在峡山水库设立科研基地,成立“峡山水库水质改善和生态系统健康维护”专家工作站,在藻类防控、鱼类群落结构调控和鱼类病害监测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联合调查分析水库鱼类情况,科学指导开展生态捕捞和增殖放流。2023年,累计吸纳研究人员43人,开展科研调查活动8次,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4条。优化“控制型”捕捞流程。在全省率先实现水库禁渔与生态捕捞制度化管理,确定峡山区国企“潍坊峡山渔业有限公司”作为捕捞作业单位。根据中科院水生所意见,确定捕捞时间、种类、规格、数量,严控作业时间、捕捞总量、渔具渔法,通过科学生态捕捞,及时吸收利用移除水体中营养盐,也实现了从“分散无序捕捞”到“专业规范捕捞”的转型转变。打造“融合型”渔旅产业。推动生态捕捞与旅游节庆深度融合,打造“渔业生产-水产品加工-渔文化休闲服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2023年,举办了以“保水护水、生态有机”为主题的生态捕鱼节活动,向社会全面展示生态捕捞的原理、特点和基本情况,活动网络总点击、关注量超过1亿人次。

通过人放天养、以水养鱼、以渔提质,保障了峡山水库水质达标,提升了渔业资源产品质量,为打造“北有查干湖、南有千岛湖、中有峡山湖”渔业品牌格局打下坚实的渔业资源基础,真正实现了“一条鱼来呵护一湖清水、一条鱼来带动一方发展”。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