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峡山
高位推进 齐抓共管 峡山区扎实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落地见效
2023-11-06 16:05:29峡山发布 编辑:李新花

潍坊广电新媒体讯 今年以来,峡山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使命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坚持高位推进、齐抓共管,扎实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落地落实,成效初显。

坚持一把手推进,发挥“头雁”作用

峡山区坚持把“两个责任”作为“第一工程”,第一时间召开区党工委(扩大)会议专题学习《关于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的意见》《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等文件,并就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进行专题研究,第一时间印发工作方案,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包保责任清单;区领导班子发挥“头雁”作用,认领9家B级主体,全面落实包保责任,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2条;先后召开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推进会议、调度会议,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加快推进抓落实。

用好考核指挥棒,紧盯“一年打基础,两年全覆盖,三年见成效”的工作目标,将“两个责任”工作纳入2023年全区工作要点、食品安全评议考核内容,全面实施“三张清单﹢一项承诺书”制度,按照层级对应、分级包保原则将所有主体纳入包保,同时由区食药安办建立包靠责任制,对四个街道开展“一对一”指导,帮助解难释惑,指导规范运行,有序有力推动“两个责任”落实落细。

坚持全覆盖培训,提升“雁群”效能

峡山区坚持构建食品安全系统监管“一张网”,将监管“触角”向下延伸,查问题、帮支招、促整改,确保食品安全问题早发现、快处理,食品安全属地责任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确定区、街、社区、村四级包保干部261人,按层级包保全区1450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明确了监管区域、岗位职责、工作目标,将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纳入网格管理,做到“定格、定人、定责、定标”,不留死角盲区,形成分区划片、包干负责的食品安全工作监督管理网格。

坚持全覆盖培训,对照包保干部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厘清包保干部职责任务、时间节点、工作标准等,组织开展业务轮训,先后在4个街道现场对50余个社区、200余名村级包保干部进行培训,夯实包保干部基本功,向最末端发力;筛选各环节示范点,通过集中打造、现场录入、后台审核等方式,联动展示试验成果,让经营业态和包保干部直观体验,保障“两个责任”包保工作圆满落到实处。

突出点线面结合,激活“雁阵”效应

充分发挥区、街、社区、村四级包保干部的统领作用,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实现包保全覆盖,企业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100%配备到位,“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高效开展。

延伸触点,问题“快发现”。探索实行“首查指导——复查完善——三查到位”的三查保障机制,对监管对象跟踪监督检查。在三查环节,充分发挥一线包保干部“哨点”“触点”作用,对基本合格的经营单位引导其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完善;对检查不合格的单位,督促按期整改,引导其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完善;对于拒不配合、不履行主体责任的经营者,在一线发现问题后,直接转化为案源。

四级联动,问题“连线办”。创新开展“监管部门-街道-社区-村”四级联动服务日活动,通过监管部门提供业务指导、街道干部配合开展联动服务,实现专业型干部和基层干部的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解决包保企业存在的风险隐患,助力企业提档升级;在发现并整改隐患的同时,联动人员还为企业提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质押融资解决融资难题等政策服务,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以“联动服务日”为小切口,建立并推行“一线吹哨、市监报到”机制,对季度督导发现的问题,一线包保干部进可以直接联系市场监管人员,形成“派单式呼叫”,让基层干部既当督导员认真督导,又当派单员掌握工作主动权,激发干部积极性,形成部门-属地-企业三方联动响应一条线,提高问题解决效率。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联动服务日”活动35次,实现吹哨报到80余次,联合检查问诊20余次,发现并整改问题65条,提出发展建议32条。

协同支招,服务“面对面”。跟进现场指导,对新申请办证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监管人员与包保干部一同及时现场核查指导,让经营者的困难当面提出来,把现场布局不到位的当面指出来,把政策法规当面宣讲出来,实现普法守法监管服务“一条龙”。“面对面”服务机制建立后,包保干部每季度至少与包保主体开展一次督导体检,面对面问企业需求、送扶持政策、帮企业纾困解难,以高效、精准、优质的常态化服务,全方位为企业提供“靶向”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