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进程中,“一”是个象征意义极强的符号,代表企业办照办证享受的极简模式。“一证”准营,一张许可证囊括多项经营许可,企业办事不必挨个部门跑;“一事”集成,多个关联事项从“一堆事”变为“一件事”,一次就能办成;“一网”通办,打通部门间的信息孤岛,数据跑路实现要件共享、同步办理。惠企优服务,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将“每个人每个单位都是高新区的营商环境”工作导向落实到办好每一个证、办好每一件事上,一证、一事、一网,微观层面的这三个“一”,折射出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理念之变。
“一证”准营——企业“拿证即开业”
在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开办专区,原来要跑多个部门的企业登记、涉税办理、印章备案、银行开户等90个行政许可和政务服务事项,通过系统整合,“一套材料、一次告知、一表申请、统一受理、同步审批、统一反馈”,食品经营等高频事项,依申请集成办理,实现“进入一个平台、办企业所有事”,推动企业从开办到变更、注销全生命周期高频服务事项集成办、极简办、全域办,实现了申请人一次不跑、开业即营业,目前已惠及市场主体4900余户。在全省首创食品微信端“一链式”办理模式,实现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流程整合、多证合一。创新食品经营新业态审批模式,开发全程电子化功能模块,食品经营新业态审批全程“掌上办”,所有信息一次采集,无需使用电脑或到政务服务大厅现场,便可实现一链办理、证照同发。2023年,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开办专区承接了“经营主体住所(经营场所)标准化登记”和“股权变更登记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查验”2个省级试点,自主研发的合法地址自动识别系统,实现了新设企业住所(经营场所)信息比对全覆盖和个例甄别,确保登记信息准确规范,为全市试点推进提供了改革蓝本;股权变更登记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查验试点经验已在全省推广。

“一事”集成——既要能办事更要好办事
着眼高效办好企业群众眼中“一件事”,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以企业证照“三联办”、新生儿事项整链条办理为突破口,深入推进政务服务集成化改革,打破部门科室边界,简化申报材料,推动流程再造走向深入。目前全区主题式服务集成办理事项达101项,有效解决了事项互为前置、群众多点跑腿的难题。比如,新生儿事项“一链办”将新生儿出生落户、落地参保、社保卡办理、医保定点门诊签约、疾病筛查报销等多个事项串联成一个链条,集中到一个窗口办理,推动申请要件压减至7项,办理时限压减到1个工作日以内;办理开办超市手续,以前要跑10个部门、提交27件材料,至少等候17个工作日才能“发证”,经过企业开办证照“三联办”流程再造,现在只需提交13件材料就能“一窗办理”,时效整体压缩59%。围绕更快、更好地服务高层次人才在区内办事创业,创新构建高层次人才“1+1+N”服务模式,按照应纳尽纳、全面保障、服务闭环原则,系统集成推进“人才一件事”改革,通过推动落户迁移、资格确认、补贴申请、子女就学、企业开办、社会保险等15个高频事项“一链办、一窗办、一次办”,使办理时限总体压减93%、申请要件减少1/3,部分事项申请要件实现“零提交”。

“一网”通办——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统一全区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入口,通过对审批过程所需数据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从综合窗口受理到各环节审批再到结果审核反馈,全部以数据跑路方式实现要件共享、同步办理,为企业群众“跑一次腿、办多个事”提供了最佳路径。深化“跨域通办”改革,简化异地办事程序,编制4批政务服务“跨域通办”事项清单,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活跃区域的369个地方签订跨域通办协议,建立异地通办渠道,构建起事项动态管理、服务高效协同、跨域精准推送、帮办代办兜底的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新模式。扎实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充分发挥数据赋能作用,推进电子证照证明扩大应用领域,最大限度“减证明、减环节、减时限”。目前,已编制基层政务服务电子证明证照“免提交”事项清单3716项,同步完成电子证照关联,实现53个政务服务站点“无证明办事”服务全覆盖,57项个人证明和92项法人证明在基层办事“免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