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派热点
乡村全面振兴走在前 新质农业看潍坊·新型经营主体丨“豆腐村”的“都富”密码
2025-05-23 09:02:00 编辑:朱明洁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对表中央一号文件,充分展示潍坊拓展创新“三个模式”、推进乡村振兴融合化发展、培育壮大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丰硕成果,生动展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乡村全面振兴潍坊画卷,潍坊市融媒体中心(潍坊传媒集团)、潍坊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乡村全面振兴走在前·新质农业看潍坊”大型采访活动,组织各传播平台全媒体记者,进行蹲点式、行进式采访,挖掘、展现潍坊市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

  即日起,潍坊市融媒体中心各传播平台联动推出“乡村全面振兴走在前 新质农业看潍坊”栏目,下设“新农人”“新农技”“新型经营主体”“新产业新业态”等子栏目,并定期推出蹲点调查。敬请关注。 

  

  新派讯 走进潍坊诸城市龙都街道七吉社区毛家化村,沥青硬化的道路宽敞整洁,路旁花草点缀,家家户户院墙外的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一幅如城市社区般整洁舒适的乡村美景跃然眼前。这个过去依靠家庭小作坊制作豆腐维持生计、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的“豆腐”村,一跃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都富”村。

  5月17日,记者来到毛家化村,探寻村庄蝶变背后的“都富”密码。

  在奋力开创新时代新实践的探索中,诸城唱响了“股份合作三步曲”。毛家化村也在此背景下积极响应股份合作改革,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深度融合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合作社的经济优势。

  2023年5月,王新森被选派到毛家化村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在实施村内主街硬化工程、盘活村头闲置集体用地资源、建设功能齐全的村级办公场所和群众活动阵地之后,王新森和党支部班子成员开始琢磨村子的产业方向。

  据王新森介绍,毛家化村水资源丰富、土壤条件优越,且好多农户都有做豆腐的经验,只是家庭作坊生产受限制。王新森和党支部班子成员深刻认识到,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才能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带领村民们走上致富路。

  毛家化村豆腐坊

  2024年4月,毛家化村党支部成立诸城市润森农业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党支部+合作社+党员群众”的利益联结纽带。村集体以20亩建设用地和资金入股,党员、村民纷纷响应入股。合作社按照“一园一坊一区一馆”的规划,开始建设集大棚蔬菜种植园、农家豆腐制作工坊、生态观光体验区、合作社展示馆于一体的生态农场。

  “从确定规划就开始迅速推进,5个月的时间我们就在一片废墟上建起了厂房,豆腐坊也正式营业。”王新森开心地和记者分享道。

  作为合作社的重要产业板块,毛家化村的豆腐坊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成功实现了从家庭作坊向产业化发展的转型升级。记者在豆腐坊内看到,一条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正在高效运转,工人们分工明确、操作有序,从精选优质大豆、浸泡、磨浆、过滤、煮沸,到点卤、成型、切块、包装,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控。

  目前,豆腐坊日产豆腐达1000公斤。为拓展市场渠道,党支部委员牵头组建“党员先锋队”,提供免费配送服务,产品已成功进入15家企业食堂及多家商超,构建起“商超配送+市场分销+直播带货”多元融合的立体销售网络,年订单额已突破20万元。

  今年4月,合作社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新建600平方米食品级加工车间和检验室。还将申请QS质量认证,新增豆皮、豆泡等多种豆制品生产线,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潍水豆腐”系列产品,提升附加值。

  毛家化村网格党支部书记王新森在大棚内查看西瓜。

  与豆腐坊相邻不远,6座联体式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其中一座大棚里种植着当前应季热销的“红墩墩”西瓜,另一座大棚内,村民正在忙着撒播韭菜种子。王新森介绍:“我们一年四季合理安排不同品类果蔬种植,确保大棚全年高效运转、土地资源充分利用。”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带动了村集体增收,带动了百姓致富。在润森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运营过程中,村民成为直接受益者。在豆腐坊和大棚蔬菜种植园内工作的村民成为家门口的“产业工人”,年收入增加三四万元,实现了就近就业,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

  从曾经的经济发展滞后,到如今的产业兴旺,毛家化村通过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走出了一条符合村情民意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策划统筹:高文 孟祥风

新派融媒体记者:张敏/文

张钊庆/图视频

编辑:朱明洁 张兴红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