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传媒网讯(记者 高翠)今年以来,奎文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立足城市管理工作实际,以推进精细化管理为主线,在创新上做文章、在深化上下功夫,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凝聚各方力量,打造商户联盟、徒步执法、体验管理、志愿行动等特色,激发行业自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市治理体系,助推城市精细化管理向纵深发展。
搭建“门前五包”商户自治联盟信息平台
形式再创新。坚持“城管部门主导、社区力量参与、沿街商户自治、社区居民共建”的工作思路,将“门前五包”机制落实融入全区社会治理提升内容。以街路为主,社区兜底的方式在辖区72条街路、47个社区建立沿街商户自治联盟信息平台,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垃圾分类、广告牌匾整治、政策法规宣传等方面发挥了明显优势,有效推动了城市管理向社会治理的延伸。
内容再深化。扎实推行“三长一会制”,以德治引导居民参与、商户自治,以法治规范居民、商户行为。组建知识宣讲团,广泛开展志愿宣讲及不文明行为劝导活动,让参与各方都明确共建的责任、共治的义务、共享的权利;进一步完善自治体系,对信息平台反映出来的重点案件,辖区公安、交警、市场监管各负其责,联合办案,予以从快查处,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先后对60余家沿街商户私泼乱倒垃圾行为进行了行政处罚。目前,各街区、各部门形成互联互动、有效衔接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成效再提升。通过完善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力度,已经形成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常态化推进机制。区级以季度考核街办,街办每月考核社区,社区每周考核沿街商户模式,设置红黑榜、流动红旗、星级评定、政策扶持等举措,“门前五包”机制真正落实落地。目前,辖区店外经营基本杜绝,卫生环境、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得到及时维修、维护和保持。
徒步执法、错时管理让城市管理无盲区
结合城市管理工作季节特点,全面推行错时上岗、徒步执法管理工作机制,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标准的“四定”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上午600至9:00、中午12:00至14:00、下午17:00至晚上20:0:0三个时段的有效管控,让城市管理无盲区。
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采取车辆不间断巡查和地毯式徒步执法方式,用车辆巡查每一条街巷,用脚步丈量沿街每一家店铺,大到店外经营,小到拖把笤帚,狠抓细节,近距离核实处理市容秩序问题,进一步提升执法效率,用脚步“绣”出精细化管理城市之路。
专业执法、体验管理让城市管理多元化
为了让市民了解、体验城市管理工作,奎文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根据自由裁量权等有关规定,对首次违规且具体行为对城市容貌影响较轻微的店外经营、占道摊点等经营业户开出为期半天的“体验式罚单”,让其亲身体验违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不便,感受执法工作的酸甜苦辣。
通过体验城市管理工作,让经营业户了解城市管理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换位思考,增强市民对城市管理的思想认识,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城市管理工作。
开展“红袖箍”志愿者行动
在全区开展“红袖箍”志愿者行动,组成机关干部志愿者、社区服务志愿者、居民群众志愿者及各企业单位志愿者队伍。志愿者队伍全部佩戴“红袖箍”,由社区分网格统筹安排,不定期在辖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社区小区、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区域,针对流动商贩、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乱扔垃圾、杂物乱堆乱放、电动车乱停乱放、违规业态等进行全天候、不间断、全覆盖巡查管理。通过巡查劝导、网格管控、信息宣传、参加双捡(捡垃圾、捡烟头)、与辖区单位共建共享等一揽子措施,引导全民参与城市管理,形成城市管理“人人参与、个个支持”的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共有2100余人参与了“红袖箍”志愿者行动,清理卫生死角700余处,规范店外经营、占道经营550余处,清除乱贴乱画1900余处,规范非机动车乱停乱放2800余辆。
推荐阅读
- 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市农业农村综 2020-09-21
- 我省财政多措并举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2020-09-21
- 我市顺利通过水质检验能力验证考核 2020-09-21
- 山东高校陆续“解封”!凭校园卡健康码自由进出 快看有没有你的 2020-09-21
- 山东各地举行活动喜迎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2020-09-21
- 首批18款APP通过国家安全认证 2020-09-21
- 2020年度潍坊市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020-09-21
潍坊新闻
网络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