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宜子孙”玉璧
东汉“宜子孙”玉璧通高20.8厘米,直径15.5厘米,内径2.6厘米,1982年于山东潍坊青州市谭坊镇马家冢子东汉墓出土。
该玉璧白玉质,玉质温润,光泽晶莹。玉璧上方出廓,廓上方镂雕双龙钮,钮的中央透雕篆书“宜子孙”三字,为“宜子宜孙,宜室宜家”之意,寄托着美好祝愿。玉璧肉内雕饰有158个乳丁,外区雕蟠螭纹一周。其整体布局端庄典雅,玉身大部分为乳白色,间杂有墨色纹路。玉匠在制作过程中巧妙地利用其特点,以墨色雕龙、白玉为云,使两种颜色相得益彰,如两条墨龙穿行在祥云之中,精心雕琢、活灵活现,是汉代玉器中的典型器物。
玉器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不同的涵义,功能和用途也不断发生变化。在商周时期,《周礼·大宗伯》记载:“以苍璧礼天。”玉璧作为祭祀神明的礼天器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到了汉代,除沿袭下来的礼仪用途外,还有一部分作为陪葬品使用。陪葬玉璧或放在死者的胸前,或放置在专门的陪葬区域中,又或是作为棺木的装饰。一些小型的玉璧会作为墓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被系在腰间,“宜子孙”玉璧应该就属此类。
推荐阅读
- 青州市:开展防低温 冻害生产指导 2021-01-07
- 青州市:低温天大棚蔬菜遇“挑战” 专家进棚“支招” 2021-01-04
- 青州市:一核三化 构筑社区治理新格局 2020-12-23
- 青州市:乡村美丽蜕变带来新商机 2020-12-24
- 青州市: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 2020-12-22
- 青州市:文旅融合 东方古城魅力绽放 2020-09-19
- 青州市牌坊群:光照千秋 回眸过往的繁华 2020-09-19
潍坊新闻
网络视听